公司新闻
新闻详细
公司新闻
发布日期:
2025.09.30
字号
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AI如何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AI如何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访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天赋

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日前,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天赋接受《中国能源观察》记者采访,介绍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在推进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行业提供更全面、更高效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中能传媒: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上,是如何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展开的?

李天赋:基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已成能源电力行业共识。人工智能(AI)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动了电力行业的智能化升级,促使电力系统实现决策智能和管理智能。同时,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如新能源比重加大的挑战,也给AI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出了要求。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有AI技术的出发点,均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展开。以AI在电力调度控制的两个方面应用为例。一是应用于新能源功率预测和负荷预测。AI负荷预测结合多源数据分析与特征工程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需求。二是配电网负荷转供策略生成功能的完善。针对大面积停电等复杂故障,采用智能化的方法,提取典型场景下电网故障特征信息,构建多维目标的故障预案最优生成模型,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理论,高效训练并准确制定最优的故障后恢复策略,对于保障电网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些应用有助于解决电力系统规模庞大、传统方法难以高效计算的问题,有效应对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变化、故障场景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为电网规划、实时调度提供量化依据。

我们正致力于用卓越的AI技术,为新型电力系统及能源电力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注入动力。

中能传媒:在人工智能布局上,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做了哪些工作?

李天赋: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在智能视讯事业部的基础上,今年新组建了人工智能研究院,专项推进人工智能建设工作。

成立20余年的智能视讯事业部主要聚焦视频图像技术,其产品应用于电力巡检以及公安系统天网工程。智能视讯产品在烟台市公安系统的全覆盖,解决了公安系统对于重点人员管控的老大难问题。

而人工智能研究院则是围绕视频图像的智能化开展研究工作。视频图像智能化的首要方式是模式识别或者图像算法。人工智能研究院目前主要有6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模式识别、图像算法、大模型、数字孪生、机器人管控平台、负荷预测以及多模态。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背景下,我们从2020年投入大量人力进行图像算法的研发。图像算法主要是对变电站几百种设备类型进行图像识别,利用图像特征比对算法,识别设备缺陷,准确检出缺陷,从而大幅降低人工运维成本。

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人工智能研究院图像算法团队,目前已开发出一系列业界领先的图像算法产品与解决方案,在变电巡检领域已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远程智能巡视集中监控系统。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 供图

图像算法产品与解决方案在甘肃、重庆、内蒙古、冀北、北京等地的几百个变电站实现应用。从现场应用情况看,识别设备类型覆盖率高,超过98%;缺陷识别率高,超过95%。

以重庆的运行现场为例,30座变电站完成智能巡检建设、验收、实用化评估及巡视替代单轨化运行。通过巡检系统设置自动巡检任务,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异常图片清晰展示,大大减少人工巡视时间和工作量。

为解决电网设备设施远程巡视缺陷漏报、人工反复确认等实际应用难题,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利用“以正常图像区分异常”的核心思路,构建正常图像深度学习样本库和判别模型,利用图像特征比对算法进行日常巡视,能够快速准确排除99%以上的正常图像,融合缺陷样本分类算法实现缺陷分类、准确检出,缺陷识别不漏检。

每个物体或设备的要素特征不同,只有通过海量图片的训练,才能提高识别的精确度。图像算法需要通过海量的图像样本进行训练,因此图像样本的积累十分重要。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拥有多种渠道获取图像样本。一是通过目前已经应用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图像算法产品的变电站。二是常年驻点在拥有大数据图像库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在这里不间断开展模型训练,训练出的模型精确度高,拿出来即可交付使用。三是以赛促练,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各省级算法比赛。我们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多次竞赛中名列前茅,在2024年国家电网设备部和数字化部联合举办的“揭榜挂帅”活动中,获评八大优秀厂家之一;在2024年南方电网主办的生产域AI算法应用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实际上,图像算法在替代人工巡检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推出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正是通过图像算法精准识别相关设备、表计度数、设备状态等。设备正常运行是一种状态,出现故障、缺陷,状态有所不同,通过差别识别缺陷。人工巡检需要电力员工凭借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去识别。如此经验丰富的员工需要多年培养,而变电站巡检系统就可解决这一问题。

智能巡检可替代75%的人工巡检项目,区域智能巡检系统可同时执行20余座变电站的巡检任务,将每站人工巡检3—5小时缩减为每站智能巡检30分钟。

目前,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的智能巡检系统已应用于3座1000千伏变电站、33座500千伏变电站、128座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以及20多个巡检主站等项目。

中能传媒: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的大模型与常见的ChatGPT、DeepSeek有什么区别?具体如何应用于电力系统?

李天赋:2023年,ChatGPT4在全球发布时,我们便组建了大模型团队。2023年8月,我们的大模型产品东方电问正式发布。2024年5月,东方电问第一次在电网调度场景落地,实现调度领域AI智能交互。2025年2月,东方电问引入DeepSeek模型,具备思考能力,整体AI应用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2025年5月,东方电问正式进入电网生产环境运行。

东方电问作为大模型基座,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知识推理与多模态理解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电力专业术语、设备数据、规范标准和故障案例的训练与学习,东方电问具备电力行业特定的深度转化能力,同时具备迭代进化能力、场景化定制能力,能够不断适应电力行业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

迭代进化能力,指的是基于场景反馈闭环机制,东方电问提供持续性的模型优化与服务提升,能动态增强垂直领域的业务处理能力。

场景化定制能力,指的是在东方电问大模型基础上,针对用户特定业务需求,帮助用户构建自己的训练平台,进而专业化开展工作,提升营业能力。场景化定制能力突破通用大模型无法适配专业化场景的局限,这是与通用大模型的不同之处。

现在的配电网,无论新建变电站、线路,还是新建小区或者拆迁改造,配套电力设施都会发生变化。引入大模型之后,就不需要人工建表格、建文档,这个超级人工智能系统会提供帮助,运维人员可以随时提问。比如,我想问烟台某一线路的具体数据或运行状况,大模型就会推送出来。如此,不再需要运维人员人工记忆每条线路的所有情况。

至于为何我们使用通用大模型会有不准确的感受,是因为我们的问题已经超出了其资料库范围,此时它会生造一个结果。而我们在做专用大模型时,会限定一个范围,如果超出范围,会明确告知超出范围了。我们要大模型给用户的答案必须是准确的。而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继续完善的——进行资料库的完善、行业的细分以及进一步的训练。

事实上,通用大模型给出的是一个推理,而不会把提出的问题进行训练,它没有进行二次训练的接口。这也是我们的大模型与通用大模型的不同之处,我们的大模型是可以被训练的。

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的大模型目前已推出了第一个版本,接下来我们会根据用户需求,再糅合一些创新的模型能力,来提升大模型的工业化交付能力。

中能传媒:数字孪生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对于新型电力系统运维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李天赋:数字孪生起步比人工智能要早,简言之,是把城市或者变电站渲染成三维场景。早期的数字孪生技术仅起到炫酷展示的作用,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我们目前的数字孪生技术,不仅构建电网设备与环境的毫米级精度数字模型,支撑海量数据实时渲染与逼真可视化呈现,还能实现状态监测、智能分析、模拟仿真、辅助决策等核心应用。

数字孪生产品可应用于变电站、配电网、微电网等不同场景。在变电站,实现变电站全场景、全设备、全状态的可视化监控、智能巡检与模拟推演。在配电网,提供城市及区域配电网的态势感知、故障快速定位隔离、运行优化与负荷精准预测。在微电网,支持分布式能源精细化管理、光储充协调控制、运行策略仿真与安全演练。

数字孪生应用后,电网用户的运行管理就不再是单一的设备状态,而是一个整体场景。以前电网的管理细分到班组,有管保护监控的,有管变电站安全生产的,有管二次设备运行可靠性的,彼此完全分开。而现在,数字孪生加上AI技术,可以让用户成为“全科医生”,实现全景可视,掌控全局。一名运维人员通过数字孪生平台看到整个站的运行健康状况,再结合AI技术,便可精准定位故障、预测设备状态、优化巡检路径,提升运维效率。同时,还可以在虚拟空间进行极端工况模拟、应急演练和方案推演,提前识别风险,提升电网韧性与安全水平。

国家电网也在推进数字孪生技术,首先重点布局全国的特高压变电站,目前国家电网1000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已经全部应用了数字孪生技术,其中包括千亿qy88国际官网入口交付的1000千伏特高压鄂尔多斯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廊坊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长治变电站等。

在机器人技术方面,我们拥有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巡视操作机器人等多款机器人产品。在此基础上,还研发了机器人管控平台,实现多类型机器人的统一接入、任务调度、状态监控、数据管理与智能分析。同时,研发了无人机管控平台,可为室内无人机、室外巡检无人机、风电场巡检无人机等多种无人机提供飞行计划管理、自动航线规划、实时监控、数据回传与分析的全流程管理。

无论机器人还是无人机,均可替代人工进入高风险(高压、高空、有毒有害)、高强度、重复性作业环境,极大提升作业人员安全。同时,可7×24小时工作,显著扩大巡检覆盖范围、提升巡检频率,缩短作业时间。

我们的机器人及无人机解决方案已在变电站、风电场、配电房等多种复杂场景成熟应用,显著提升了电网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些各自独立的系统实现一体化,包括机器人管控平台、无人机管控平台、巡检系统等,让运维人员使用起来更加便捷。AI技术,将给管理能力带来质的飞跃。

中能传媒:您对AI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有什么展望?

李天赋:我认为AI技术一定会为行业带来革命性转变。现在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极高,正是得益于电力行业对于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会针对很细微的能力进行高级应用的研发,从而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管理水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是复杂的、高度分散的、具有海量元件的巨系统,其有效运行需要依靠智能化的手段。随着AI的发展,以前在高级应用研发以及后续运行维护等方面所需要的海量投入,就可以大为节省。

下一步,我们将对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学科交叉,例如图像算法、数字孪生与大模型的融合。在提升机器人巡检能力方面,将跳出机器人巡检的单点能力,将它与图像算法、大模型能力相结合,改变原来电网的人工巡检、被动维修模式,转向智能巡检、预测性维护,这样让整个电网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更健康,电网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这些技术与用户场景紧密结合,效果会更清晰,变化会更为显著。

总之,AI技术不仅能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还对能源供应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同时,AI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AI技术能够实现故障预警和预测性维护,降低人工运维成本,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在AI技术的助力下,电力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记者|杨苗苗

责任编辑|贾晓晶

审核|孙晶、翟晓磊

监制|王圣坤